在生態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下,非法垂釣行為對水域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愈發凸顯。非法垂釣不僅會導致魚類資源過度捕撈,破壞食物鏈平衡,還可能因使用不當工具對水生生物棲息地造成物理性損害,影響整個水域生態的穩定。傳統的人工巡查方式在面對廣闊的水域面積和復雜的地理環境時,顯得力不從心,難以全面、及時地發現和制止非法垂釣行為。在此背景下,無人機巡查非法垂釣系統應運而生,而 4G/5G 物聯網方案則為該系統的高效運行提供了關鍵支撐。
無人機巡查非法垂釣系統集成了先進的硬件設備與智能軟件算法。無人機搭載高清攝像頭、紅外熱成像儀等多種傳感器設備,如同在空中部署了敏銳的 “眼睛”。高清攝像頭能夠在白天光線充足時,清晰捕捉水面及岸邊的細節畫面,通過對魚竿、魚線以及垂釣者姿態動作的特征識別,精準判斷是否存在非法垂釣行為。紅外熱成像儀則讓無人機在夜晚或光線昏暗的環境下也能大顯身手,它通過感應物體散發的熱量,即使在漆黑的環境中,也能輕松發現人體和發熱的電子設備(如夜釣燈),有效解決了夜間非法垂釣監管難的問題。
系統的工作原理基于智能圖像識別和數據分析技術。無人機在按照預設航線飛行過程中,實時采集視頻圖像數據,并將這些數據傳輸至地面控制中心。控制中心的智能算法對圖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,與預先建立的非法垂釣行為特征庫進行比對。一旦檢測到符合非法垂釣特征的圖像,系統立即觸發預警機制,向執法人員發送警報信息,同時提供非法垂釣的具體位置坐標和現場圖像資料,為執法人員快速響應和精準執法提供有力依據。
4G/5G 物聯網方案在無人機巡查非法垂釣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其優勢主要體現在穩定性和通信能力方面。
在穩定性上,工業網關搭配有運營商專線 APN 的物聯網卡,為數據傳輸構建了一條穩定可靠的 “高速通道”。工業網關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和適應復雜環境的特性,能夠在惡劣天氣(如暴雨、沙塵)和復雜電磁環境下,保障無人機與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連接不中斷。運營商專線 APN 的物聯網卡則進一步增強了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。APN(Access Point Name)即接入點名稱,專線 APN 為無人機通信提供了專屬的網絡通道,與普通公眾網絡隔離,大大減少了網絡擁塞和干擾的影響,確保數據傳輸的穩定和流暢,有效避免了因網絡波動導致的視頻卡頓、數據丟失等問題,保障了巡查工作的連續性和可靠性。
從通信能力來看,4G/5G 網絡的高速率和低延遲特性,使得無人機采集的大量高清視頻圖像數據能夠快速、實時地傳輸至地面控制中心。5G 網絡的理論峰值速率可達 10Gbps,相比 4G 網絡有了質的提升,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將無人機拍攝的高清視頻流傳輸到位。低延遲特性更是關鍵,在發現非法垂釣行為時,能將預警信息在毫秒級時間內傳達給執法人員,為及時制止非法行為爭取寶貴時間。例如,在某大型水庫的巡查中,無人機通過 5G 網絡,從發現非法垂釣行為到將報警信息及現場圖像傳輸至執法人員手中,整個過程僅需 1 - 2 秒,極大提高了執法響應速度。
在長江某段水域的禁漁監管中,相關部門引入了搭載 FIFISIM物聯4G/5G 物聯網方案的無人機巡查系統。該區域以往因水域面積廣闊、岸線蜿蜒曲折,非法垂釣行為屢禁不止,傳統人工巡查方式難以覆蓋全面。采用新的巡查系統后,效果立竿見影。在試運行的第一個月,無人機就成功發現并預警了 30 余起非法垂釣行為,相比之前同期人工巡查發現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多。通過精準的定位和及時的執法響應,非法垂釣者被當場制止并接受處罰,該區域的非法垂釣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。據統計,在持續使用該系統半年后,該水域非法垂釣行為發生率下降了 60%,魚類資源數量開始呈現回升趨勢,水域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。
在城市內的大型湖泊公園,為了保護湖泊生態和維護公園秩序,也應用了此類無人機巡查系統。公園內水域周邊環境復雜,人員活動頻繁,非法垂釣行為隱蔽且難以察覺。借助 4G/5G 物聯網方案的支持,無人機能夠在人群密集區域靈活穿梭巡查,實時回傳高清視頻畫面。在一次周末巡查中,無人機在短時間內發現并制止了 5 起在禁釣區域內的非法垂釣行為,通過及時的語音警告和執法人員的后續處理,有效維護了公園湖泊的生態環境和游覽秩序,提升了游客的游玩體驗。
4G/5G 物聯網方案憑借其卓越的穩定性和強大的通信能力,與無人機巡查非法垂釣系統深度融合,為打擊非法垂釣、保護水域生態環境提供了高效、可靠的解決方案,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了巨大的價值和潛力。